铅酸蓄电池自1859年由法国人普兰特发明以来,在化学电源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其价格低廉、原材料易于获得,使用上有充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大电流放电及广泛的环境温度范围、维护维修很方便等优点。
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铅酸蓄电池产量1.46亿KVAh,同比小幅下降21%。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化学与物理电源中唯一能够实现再生循环利用的电池,铅酸蓄电池仍是目前最有竞争力和最不可或缺的化学电源。就市场占有率来看,尽管 锂电池 来势汹汹,但铅酸蓄电池仍然占有超70%的市场份额,行业影响力不容小觑。
然而,一方面,2016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因国家征收4%消费税和铅价的持续上涨,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2017年全国环保巡查工作的全面实施,铅酸蓄电池行业面临更加沉重的环保压力;《四轮低速 电动车 技术条件》即将发布,铅酸蓄电池在低速电动车领域面临出局的风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需要铅酸蓄电池企业加快建立规范的回收利用体系……
如何在多变的政策环境和环保压力下继续保持铅酸蓄电池的长久生命力?在储能、通信、动力和车辆启停市场与 锂离子电池 去竞争?
差异性环境消费税减免之路
自2016年1月1日起,国家正式对铅酸蓄电池按4%税率征收消费税,业内反应强烈。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酸性蓄电池分会理事长、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宝生曾公开表示,对铅酸蓄电池征收消费税将给已是充分竞争、利润率较低、行业逐步规范的铅蓄电池行业带来重大挑战和影响。
除了对行业企业的影响,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一刀切”征收消费税的模式,也无法达到政府实现环境保护的初衷。
一方面,消费税是按照企业税票征收的,而对于一些“三无”小企业、小作坊而言,由于不开发票,消费税无法落实到非法企业的头上,这无疑使得正规企业在价格上处于竞争劣势,反而使得非法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有所拓展,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另一方面,各蓄电池生产企业对于环保的投入是不同的,但现在这种“一刀切”的税收模式,对于提高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帮助。
“环境消费税政策的制定应该以绿色绩效为核心突破点,运用差异性策略。”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产业研究院绿色能源中心主任武明指出,现阶段行业企业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国家大局出发,拥护与支持环境消费税。在此基础上,行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并依托于行业协会、组织的力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环境消费税减免之路。
智能制造“三不要”
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在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紧急存盘,